民營企業參與現代物流大有作為
2010-07-072975人瀏覽
從本質上說,現代物流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現代運營管理手段整合傳統的物的流通方式,形成新的系統化、社會化、信息引領的物流平臺和體系,或者是全球化物流體系,使傳統的運輸變為現代物流中的運輸環節,傳統的庫存變成現代物流中的流轉環節,傳統的搬倒在現代物流中從多次到最少的次數甚至1次搬倒。現代物流的各環節是連貫的,不重復的,不浪費資源,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因此,現代物流是現代流通的主體,它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以及人的流動共同構成。民營經濟在現代物流發展中可以大有作為。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催生現代物流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搜尋信息的成本、商務交易的成本、資金傳輸的成本可以降低為零或者趨近于零。但是,物在物理意義上的移動,只能通過合理地設計流程、設計流通方式來縮短時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造效益。因此,從這點上說,經濟學原來意義上的市場交易成本節省了,過去******的成本是搜尋信息的成本。因為搜尋信息的成本已經可以通過新的技術替代或者降低了,現階段******的成本是物流的成本。
現代物流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行業。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最近出臺的國務院七號文件,目標是到2020年將我國從制造經濟轉向服務經濟,實現服務經濟對制造經濟的逐步替代和高度融合。把發展服務業作為國家戰略,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就是現代物流服務。現代物流在服務領域中屬于生產性服務業。我認為,按照服務的內涵劃分,從理論上講,服務應該分成四種:第一種,與商品銷售過程如影隨形的服務;第二種,與生產過程相伴生的服務,也就是“十一五”規劃中所說的生產性服務;第三種,生產、銷售與購買及消費同時發生的服務,是即時性服務,具有不可移動性,是無形的商品;第四種,公共型服務,即由政府和公益性組織提供的服務。在這四大類服務中,生產性服務是最重要的服務,因為我國是制造業大國,正處在工業化的中后期,因此,從制造業的發展中派生出來的這種生產性服務的需求,是目前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服務,而其中物流服務又是生產性服務中最重要的服務。
國際貿易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現代物流是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中的生產性服務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很大比重。現代物流是集知識、技術、人才、管理于一體的密集型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是推進現代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轉變經濟運行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
民營企業應合理定位
民營經濟的發展將對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但是,民營經濟在現代物流這樣一個體系再造、經濟運營方式轉變、經濟增長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必須尋找自己的合理和正確的定位。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這絕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需要在整個物流體系的重新組合過程中找對自己經營的環節、通過特定服務創造的物流需求、特定的客戶群和特定的專業領域。從現代物流發展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的機遇看,我認為有五個方面需要關注。
一、進出口貿易中產生的物流服務需求。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萬億美元,從世界第32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國際航運是所有國家國際貿易所采用的最重要的物流方式,承擔了90%以上的進出口貿易貨物的運輸。這是創造物流需求的重要源泉,是產生物流利潤的重要關注點。
二、港口物流服務需求。到2006年,我國已經有12個港口吞吐量超過億噸,有6個港口超過2億噸,中國港口連續3年貨物吞吐量居************位,集裝箱的吞吐量也居************位。在上海,去年的港口吞吐量已經達到了5.37億噸,占全國總量的12%,占************位;集裝箱的吞吐量達到2171萬標箱,占全國集裝箱吞吐量的24%,在世界上已經達到了第三位。因此,港口物流產生的服務需求是巨大的。這個領域也應該是民營企業關注的重點。
三、各類特殊經濟功能區的物流服務需求。特殊經濟功能區實際上是制造業產生物流服務需求最密集的區域,值得民營企業關注。我國現有的特別經濟功能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區港聯動區等。這些特殊經濟功能區是我國制造業最密集的區域,也是物流需求最旺盛的區域。
四、農產品物流服務需求。我國農產品流通還沒有真正解決,農產品的現代物流體系和社會化物流平臺還沒有建立起來,而農產品有著巨大的物流需求。我們的物流企業,特別是民營物流企業具有機制靈活、成本較低、負擔較小、經營方式多樣的優勢,可以瞄準農產品物流需求,開拓新的物流服務領域。
五、不同運力轉換產生的物流服務需求。現在的物流服務中,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各自分工,還沒有真正形成多式聯運,形成“門”到“門”的物流流程的設計和鏈條。因此,不同運力之間的轉換將形成新的物流需求,也值得我們關注。
在200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3.8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是18.5%。制造業物流費用占國家物流總費用的86.7%,具有絕對優勢。因此,制造業的物流仍然是物流的******需求者,制造業的物流需求也是最應該受到關注的。同時這也說明,其它領域的物流潛力非常大,需要去挖掘。
從事物流的戰略選擇
找好定位后,民營企業應該怎樣具體實施呢?民營企業從事物流的戰略選擇可以概括為四句話:錯位經營、細分市場、優化服務、再造流程。
錯位經營,就是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本企業最有競爭力、最擅長的那部分業務。其次就是細分市場,確定物流服務方式,以此尋找特定的客戶群。比如你的企業是擅長做快遞物流、鋼鐵物流、汽車物流還是國際貿易物流?企業的網絡延伸水平、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可能性以及所在地區的物流設備水平支撐力如何?企業應該做哪一部分的市場?
優化服務,就是打造具有優勢的商業贏利模式。只有提供比其他經營者更完美、更配套、更快捷、更完全的服務,創造自己的服務品牌,服務領域才能逐步擴大。目前國際上先進制造業的流程再造,也是按照現代物流的理念和技術進行再造和提升的。因此,優化服務就是怎樣才能使物流流程更順暢,物流成本怎樣才能更低,物流服務如何才能最快地響應市場需求,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打造核心物流體系所必須考慮的。
再造流程,就是我們不能按照傳統的物流方式做管理,應該通過流程的再造促進社會化物流體系和平臺的形成。流程再造包括兩個含義,一個是社會化物流體系和流程的再造,一個是企業內部的現代物流流程再造。我們需要通過商業模式的完善和創新,創造嶄新的物流服務方式,通過自身物流能力的提高,拓展嶄新的物流需求,挖掘潛在的物流需求,特別是創造國際性的物流需求。
所謂物流就是有物可流,如果無物可流,供應商和服務商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要創造物流需求,使我們的服務有源源不斷的客戶群。民營企業從事現代物流的比較多,實際工作中也有大量的經驗,但是需要進一步總結和提升,加快現代物流體系以及社會化物流平臺的建立,逐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運營力。